进入文鼎字库五年,参与文鼎ud晶熙黑体、文鼎方新书、文鼎书苑宋等字体系列制作、校园推广活动讲师。 愿毕生致力于低调顺手如日常汤匙般的字体制作产业。
我本身在求学过程中做了一些跟汉字有关的研究,包括起源、造型和各时期的字体演变,当时就觉得汉字真是非常非常高深的发明,十足崇拜繁体字,进入社会后也想持续接触,就很幸运的在公司开放职缺下,于2013年底进入字体产业。 公司内的设计师大约20位;从求学时代就对字体设计感到好奇,有些是接触相关信息后,觉得字体既神秘又魅力,有些是本身曾尝试制作字体,大家都因想投入而相遇。
其中,汉字设计师是最多的,因为汉字产品规模非常庞大,且产品开发包括自主设计案、各客户的合作案,需求常是多头齐进,所以设计师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团队中努力造字。记得第一次来到公司面试的时候,大家认真(安静)得令人印象深刻。
我们汉字的造字工具很特别,和一般熟知的glyphs、fontlab调整外框控制点的方法不太一样;前端设计师会先设计笔划,再分类编码、导入造字系统内使用;所以新进设计师负责选择适合的笔划用在各字体内,调整好每字的宽度、空间平衡。
字体设计除了视觉,也强调功能性,讲究单字平衡与美感之外,特别注重如词汇、文章、整体篇幅排列出的一致性、整齐度;所以在造字的时候要看的窗口很多,大概八成的汉字设计师一整天的画面是如此,是hen伤眼的。
造字窗口(多size及序列组合)
于是呢,设计师每天朝九晚六的工作项目很固定:就是跟着规范造字→打印→送审→回修→打印→送审→回修……的无限循环。刚开始对架构没那么敏锐时,会有一位前辈透过上述流程指导大家,桌上的印刷审查也就越迭越高。渐渐会发现自己像厨房学徒,从基础的刀工开始训练,从每天切菜的动作中累积经验,也想方设法汲取前辈的所知和眼光。
在调字的过程里,明白这是让所有元素能和平相处的过程,每个笔划分割成的黑白空间,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份量,牵一发即动全身,不仅仅是复制贴上这样单纯。所以,尽管不少人认为这种单一化的作业无聊、缺乏变化,还难以分辨差异;当自己进步到有能力调整出适切架构、空间平衡的字形时,那种使命和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。
这段时间也从中体会,每个成员一定有既定的想法,不过,为合力完成一套庞大的字体产品,有时的确需要牺牲一点个人意见,就如调字时不会把只单字调得很美,却忽略他们在群体内的相互关系。
每日都要面对的每日审查
字体产品亦会跟着科技、各式硬软件的飞速突破有所改变;进入公司一段时间之后,除了造字,开始须安排时间与工程师、管理师合作,讨论因应未来变化的造字制程改善。例如前两年跟着opentype标准发布的variable font(可变式字体),是透过调整参数呈现各种样貌(字重、字宽、视觉调整等)的技术,和过去专注于单套设计的制作方法有很大的不同;除了维持各设计的最佳造型,还需在技术上兼顾整体的兼容。随时间推进,感觉自己不再仅潜心于视觉感、设计,而在科技洪流漫溢时,勇于迎向随之而来的变迁。
曾听过前辈告诫:「别让字失去灵魂。」自此就一直以此提醒自己,不把这些工作只当成一份责任,而去用心体会孕育字体的每个环节,对整个产业来说,是多重要的贡献。(但赶东西的时候就是专心赶东西啦)
我心目中的字体设计师定义是:可将相同逻辑的设计理念套用到规格中所有字、并完整参与设计加制作、且此字体产品可为人所用,才是合格的字体设计师。
以个性特质来说,沉稳定性和虚心求教都挺重要的;首先,字体产品少则近七千字,多则上三万字,要完成一套完整规格的字体需要高超专注力和耐力;然后也得试着多看、多观察、分辨字的个性、细节……
接下来,就动手创作吧,多多尝试创作,再透过任何方法(参加比赛、讲座……)找到字体领域的专家检视、修改自己的作品,透由来回讨论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最后,字体设计是产品、是工具,请找到可以适切使用自己设计的人;曾听同事说过,要将字体完整诠释,一半经由设计师,一半经由用户,别让字体仅是高塔中的艺术品,最适合它们的地方一定在人们的生活、文化里。